"我這一生,都是演員。"國寶級演員桑畑兆吉(仲代達矢飾),晚年因為患上老年癡呆癥而被大女兒(原田美枝子飾)和女婿(阿部寬飾)送進了療養院。一天,他帶上行李箱,披上自己最喜歡的大衣,從療養院逃走了。在海
" 我這一生,都是演員。"
國寶級演員桑畑兆吉(仲代達矢 飾),晚年因為患上老年癡呆癥而被大女兒(原田美枝子 飾)和女婿(阿部寬 飾)送進了療養院。一天,他帶上行李箱,披上自己最喜歡的大衣,從療養院逃走了。
在海邊,他遇到了被自己趕出家門的小女兒伸子(黑木華 飾)。失智的兆吉,已然認不出女兒是誰。
這是小林政廣的新片《海邊的李爾》對《李爾王》進行的現代性改編。原作中,老國王聽信了讒言,把領地和城堡全給了大女兒和二女兒,最后還是逃不了被虐待的命運。
片中的大女兒,為了獨吞他的財產,以將兆吉送入療養院這一方式,實現了對他的 " 合法 " 放逐。
▲大女兒夫婦
黑木華扮演的小女兒伸子,是兆吉和情人的孩子。在知道伸子未婚先孕之后,兆吉把她趕出了家門。她孤立無援,窮困潦倒,表面上叛逆冷漠,心里卻依然愛著父親。
《李爾王》中的小女兒考迪莉亞也被趕出了家門。而在李爾王拖著殘破之軀在外流浪時,卻是小女兒把他救起。
但《海邊的李爾》又跟《李爾王》全然不同。
它只是借來了莎士比亞的故事,重心還在這位老者人生的謝幕。如果說《李爾王》是政治劇外表下的倫理片,那么《海邊的李爾》更像是倫理片外表下的個人傳記。
當了一輩子演員,患病后的兆吉只活在戲里。他已然分不清誰是親人,記憶也時好時壞。
《李爾王》是兆吉未竟的事業。因為經濟人想保持他的電影明星形象,他從來沒有機會在舞臺上演出自己喜歡的《李爾王》。
從療養院逃出來后,天地就是他的舞臺。面對著看不見的觀眾,他燃盡生命的余火完成了夙愿。
《海邊的李爾》不是一部大家都會喜歡的電影。甚至從某方面來說,它都算不上是電影。
影片中有大量的遠景,長臺詞,長鏡頭,留白,這種過于舞臺劇的處理對觀眾現有的觀影習慣提出了挑戰。
▲一個人的長鏡頭
本片的導演小林政廣也說:" 拍完的時候,我心中感到有些恐懼 …… 這是與如今的日本電影全然不同的表現方式。"
光是電影的前半部分,就足以把不少人嚇跑。
兆吉和小女兒在海邊一直進行著看似無意義的、漫長的對話。這里沒有故事,只有敘述,電影沒了情節性,所有的信息都被壓縮進了演員的臺詞中。
這樣的處理方式,對影片的剪輯要求是很高的。可惜本片的剪輯做得讓人不甚滿意,過多的留白和長鏡頭增加了觀眾和電影的疏離感。
不過瑕不掩瑜,所幸演員們的表演是精彩的。仲代達矢的表演足以封神;黑木華拓展了新的戲路;原田美枝子那最后混雜著諷刺,悲傷和懊悔的笑容也令人印象深刻。
也有不少評論詬病阿部寬的演技。不過小十君覺得,在這種舞臺劇式的電影中,他那略有浮夸卻洋溢著蓬勃生命力的表演也算恰如其分。
▲這里的臺詞,每一個詞包含的感情都不同,吹一波阿部寬!
從黑木華扮演的小女兒那句 " 我活不下去了 " 開始,前半部分積蓄的所有情緒——迷茫,憤怒,痛苦——一同決堤。
觀眾在漫長的鋪墊中積累的焦躁與苦悶,隨著小女兒無力地走入海中的鏡頭,完全被抽空,統統化為難以言狀的情緒。
與原作考迪莉亞被人毒死不同,兆吉的小女兒選擇了自我了斷。瘋癲的兆吉依舊在海邊上演著他一個人的《李爾王》,老國王正因為考迪莉亞的死悲痛不已。李爾王的獨白成了兆吉對女兒的懺悔。
此時,戲人共為一體。
《海邊的李爾》中,每個人都痛苦:大女兒對丈夫不滿,女婿被良心的拷問煎熬,小女兒茍且偷生,兆吉更是早年自傲,無情,聽信讒言,而在年老體衰時被家人拋棄。
不知道小林薰扮演的情夫痛苦不痛苦。不過他大部分時候沒露正臉,從頭到尾只有一句臺詞。
更痛苦的是,這些常年壓抑的痛苦沒有一個出口。電影的最后,大女兒和情人開著車在公路上行駛。她說:" 我們就這樣開到很遠的地方吧。"
她是要為內心的苦悶判一個緩刑。
可人生的痛苦,哪有什么擺脫的辦法。誰不是一邊仰望星空,一邊躺在污水中。
關于兆吉的結局,導演給出了一個曖昧的答案。走進海水中的兆吉看到了死去的小女兒,這到底是幻象還是某種暗喻?小十君相信你們看了電影后,會有自己的理解。
以 84 歲高齡出演桑畑兆吉的仲代達矢,曾是黑澤明的御用演員之一。
他的電影出道作是黑澤明的《七武士》——雖然僅僅出現了 3 秒鐘,扮演一個沒有臺詞的流浪武士。之后他又陸續出演了《用心棒》《椿十三郎》《天堂和地獄》等黑澤的作品。
▲仲代達矢在《七武士》
吸引仲代成為演員的是舞臺。高中的他在觀看俳優座(日本著名劇團)的公演時,內心受到很大震撼而決心成為演員,并在高中畢業后加入了俳優座。
此后即使在影視界遍地開花,仲代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舞臺事業。
巧的是,一生演過不少莎士比亞名作的他,出演的兩部以《李爾王》為藍本的作品都是電影——另一部是黑澤明的《亂》,他在其中扮演年老的城主,一文字秀虎。
▲仲代達矢在《亂》中
可以說,在舞臺上演出《李爾王》既是桑畑兆吉的夙愿,也是仲代達矢本人的夙愿。對于老年演員來說,《李爾王》就是為今生事業立下的豐碑。
這也不難理解,看看多少青年演員心心念念想要出演《哈姆雷特》就知道了。
《亂》和《海邊的李爾》,都與《李爾王》形成了奇妙的映射。只是《亂》更加忠于莎士比亞的政治寓言,以古代日本為舞臺演繹了一出人性貪婪的悲劇。
▲巧的是,本片中飾演大女兒的原田美枝子在《亂》中也有出演
如果能把這兩部片對比著看,看同一個人演繹對《李爾王》的不同解讀,也不失為一種觀影之趣吧。
本片的導演小林政廣,此次是第三次和仲代達矢合作拍電影。前兩部,《日本的悲劇》和《與春同行》探討都是社會問題。
▲《與春同行》
這一次,他把個人與家庭的命運悲劇放大在鏡頭下,把人的 " 純真 " 和 " 邪惡 " 都壓在了仲代達矢的肩頭。
這幾乎是為了他而創作的作品了——事實上小林導演也說:" 這部作品是為了演員仲代達矢才做出來的。"
《李爾王》是兆吉的謝幕,卻只是仲代達矢生命中的驛站。兆吉最后說," 我不需要什么回憶,只希望大家的心中有關于我的回憶 "。
但仲代達矢的演藝生涯還在繼續。在本片的發布會上,他說要 " 一生都做演員 "," 生命不盡,事業不止。"